【历代书画名家】志士意气范仲淹(原创)

   日期:2020-07-29     来源:八斗苑    作者:八斗苑    浏览:35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

范仲淹(989年10月1日-1052年6月19日 ),字希文。祖籍邠州,后移居苏州吴县。北宋初年政治家、文学家。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改嫁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(1043年),出任参知政事,发起“庆历新政”。不久后,新政受挫,范仲淹自请出京,历知邠州、邓州、杭州、青州。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累赠太师、中书令兼尚书令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正”,世称范文正公。范仲淹政绩卓著,文学成就突出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
范仲淹善书。黄庭坚《山谷题跋》中云:“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,极近晋宋人书。”又云:“范文正公书《伯夷颂》极得前人笔意,盖正书易俗,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。朱长文《续书断》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《乐毅论》,亦一代之墨宝也。明唐锦《龙江梦余录》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,无毫鋩纵逸之态。”清高士奇也称范仲淹书法“挺劲秀特,肖其为人”。




《道服赞》,纸本卷,纵34.8厘米,横47.9厘米,小楷书法,一共7行97字,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
释文:“道服赞并序。平海书记许兄制道服,所以清其意而洁其身也。同年范仲淹请为赞云:道家者流,衣裳楚楚。君子服之,逍遥是与。虚白之室,可以居处。华胥之庭,可以步武。岂无青紫,宠为辱主。岂无狐貉,骄为祸府。重此如师,畏彼如虎。旌阳之孙,无忝于祖。”


诗歌上,范仲淹主张“范围一气”、“与时消息”。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“浩然之气”,又将曹丕的“文气说”、陆机、钟嵘的“感物说”和“天人合一”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,他认为,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,是秉承大道之“一气”,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。范仲淹的“与时消息”则继承了刘勰的“为情而文”观和白居易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的主张,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,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,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,符合时事,不为空言。





《远行帖》纵31.1cm,横39cm,行书墨迹,11行90字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
释文:“仲淹再拜,运使学士四兄:两次捧教,不早修答,牵仍故也。吴亲郎中经过有失款待,乞多谢。吾兄远行,瞻恋增极,万万善爱,以慰贫交。蘇酝五瓶,道中下药。金山盐豉五器,别无好物,希不责。不宣。仲淹再拜,景山学士四哥座前。八月五日。”


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。作为宋学开山、士林领袖,他开风气之先,文章论议,必本儒宗仁义;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,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,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;乃至晚年“田园未立”,居无定所,临终《遗表》一言不及私事。他倡导的“先忧后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,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。千载迄今,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。



《边事帖》,又称《乡曲帖》,粉花笺本,纵30.5cm,横42cm,行书墨迹,13行93字,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
释文:“仲淹再拜,知府刑部仁兄:伏惟起居万福。施乡曲之惠,占江山之胜,优哉乐乎。此间边事,夙夜劳苦。仗朝廷威灵,即目宁息,亦渐有伦序。乡中交亲俱荷大庇,幸甚。师道之奇,尤近教育,乞自重,自重。不宣。仲淹拜上,知府刑部仁兄左右。三月十日。”


世人皆拜服于范仲淹那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”志士意气,而忽略其书法领域的高超之处。范仲淹的工笔小字清秀动人,他那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可见一斑。今日我们提倡师古仿古,也不能仅停留于皮毛层面,要从历史的介质中,探求到传统文化的风骨内核。



 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八斗书院
0相关评论

 栏目列表 

 热点推荐 

 推荐名家 

 推荐作品 

 热门视频 

 点击排行 

0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服务时间:8:30-24:00

QQ客服在线沟通:

客服
热线

18810757782
直通客服经理热线

关注
微信

关注客服QQ
关注官方微信

书画
订制

顶部